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海南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海南省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5-30 13:10:30

  一、我省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1.海南生态和政策优势为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一是生态环境独特,天然医疗保健资源丰富。二是国家对海南发展医疗健康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国务院批复设立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并赋予了九条优惠政策。三是我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达成发展医疗健康产业的共识。四是全省“多规合一”、“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的实施,最大限度简化了园区审批,服务贸易发展优惠政策的出台,优化了投资环境,助推了我省医疗健康产业发展。

  2.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具备了支撑健康产业发展的能力。全省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海口、三亚、琼海、儋州、五指山五大区域医疗中心初步建立。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为5046家,其中:医院20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71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19个,其他医疗卫生机构11家。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09人(国家2.21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2.71人(国家2.36人);每千人口拥有床位4.24张(国家5.11张)。婴儿死亡率6.03‰(国家8.1‰),孕产妇死亡率10.16/10万(国家21.1/10万),基本达到我国东部省份水平。

  3.引进优质医疗资源为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省医疗服务能力有了长足发展,解放军301医院海南分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海南省眼科医院、省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省肿瘤医院已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引进了中国医学科学院、中日友好医院、中山大学、华西医院、天津肿瘤医院、同济医院、湘雅医院、西京医院等21家国内优质医疗资源,开展了委托管理、合作办医、技术扶贫、人员培养等各种形式的合作;一大批医疗机构与国内外的高端医疗机构建立了远程会诊机制,全省实现了县级以上医院与以解放军301医院海南分院为平台的网上会诊体系,以及全省病理会诊平台。以上这些为我省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4.全民医保体系为医疗健康产业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2015年全省各级财政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的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建立了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城乡大病保险制度;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取得新进展,我省已与31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34个统筹区签订了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合作协议。

  5.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为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积累了一定经验。“五中心、四集群、多点分布”的医疗健康产业空间布局正在形成;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已有二十多个项目开工建设;海口、三亚、儋州三大产业集群基础不断夯实;多维度医养结合产业探索,创造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医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2015年全省63家医药工业企业产值150.01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13.5%。

  6.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稳步推进为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旺盛的市场需求。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稳步推进,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来海南度假旅游。2015年全省接待游客5335.66万人次,较2014年增长11.4%;其中旅游过夜人数4492.09万人次,增长10.6%。特别是每年冬季由全国各省市来海南休闲、养生、养老的“候鸟人群”已达110万。据抽样统计调查,90%的游客希望在海南获得多样化的健康服务。

  (二)面临形势。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部署发展健康产业,特别是医疗旅游产业。2013年全球医疗旅游产值约4386亿美元。目前,亚太地区医疗健康产业蓬勃发展,正逐渐成为最主要的国际医疗旅游目的地。国内其他省份也在大力发展医疗健康产业,部分省市明确提出卫生强省(市)战略,率先加快培育发展医疗健康产业。

  近年来,我省医疗健康产业虽然有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起点低、基础薄,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不平衡,医疗健康基础设施不完善,高端人才匮乏,创新能力和有效供给不足,高端品牌缺乏,有些专科医院还属空白,医疗服务水平整体还不高。我省医疗健康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内外发达地区存在着明显差距。但我省坚持走“以人为本、环境友好、集约高效、开放包容、协调可持续发展”绿色崛起之路的理念,为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与完善拓展了空间、指明了方向。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坚持生态立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战略,积极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夯实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础、切实保障全省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充分发挥海南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引入国内外社会资本,加快发展接续性医疗服务,培育发展壮大医疗服务、健康养生(老)、中医保健、健康咨询、健康旅游、健康保险、南药种植等医疗健康产业,建设医疗健康产业强省和全国重要的医疗健康旅游目的地,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不断满足国内外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

  1.健康优先,统筹推进。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推进健康海南建设。坚持医疗卫生事业和产业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实现基本和非基本医疗健康服务两者协调发展。

  2.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有效发挥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

  3.开放合作,广聚资源。优化合作环境,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积极吸引国内外先进技术、专业人才等高端要素集聚,引进国际新型健康服务业态,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

  4.产业融合,联动发展。充分发挥我省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促进医疗健康产业与旅游、养老、互联网、健身休闲等行业融合,催生更多医疗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增加健康服务供给,努力把医疗健康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5.优化布局,均衡协调。统筹区域医疗健康产业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整合空间资源,引导企业聚集,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产业分工,推动企业协作,形成协同发展、创新高效、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初步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结构合理的医疗健康产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医疗健康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为将我省建成全国医疗健康产业示范基地、国内一流的健康管理和养生休闲服务中心、国际先进的医疗专科服务中心,形成全国乃至全球独特的“健康海南”品牌打下良好基础。医疗健康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15%,医疗健康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左右。全省常住人口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张,执业(助理)医师2.5人,注册护士3.14人,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医疗服务能力和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康复、护理等紧缺服务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创新“互联网+”,运用现代科技,促进中医保健、健康养生(老)、健康体检、咨询管理、体质测定、医疗保健旅游等医疗健康服务行业全面发展。健康评估和健康风险预测水平明显提高,适应社会多元化健康需求。

  ——健康保险服务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更加丰富,参保人数大幅增加,商业健康保险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大幅提高,基本建立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健康保险服务体系。

  ——集群化发展态势明显。合理定位,科学规划,彰显特色,强化科技支撑和政策引导,在医疗保健、健康养生(老)、健康旅游等领域,推进形成一批产业融合互动、功能配套衔接、资源集约共享、服务链条完整的医疗健康产业集群。
 

  三、产业空间布局

  结合我省实际,推行“五中心、四集群、多点分布”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一)“五中心”。

  依托海口、三亚、琼海、儋州、五指山的医疗卫生资源,打造“东西南北中”五大区域医疗卫生中心,构建起更加完善的“1小时三级医院服务圈”,促进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健康服务需求。

  (二)“四集群”。

  1.以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为中心的东部医疗健康产业集群。利用国务院赋予先行区的优惠政策,引入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建设包括医疗服务、医疗康复、健康养生(老)、健康管理、医学美容等在内的完整医疗产业链,打造世界一流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形成东部医疗健康产业集群。

  2.以海口为中心的北部医疗健康产业集群。以海南省人民医院为龙头,依托海南医学院第一、二附属医院,以及海南省儿童医院、海南省肿瘤医院、海南省眼科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和海口市中医药等资源发展北部医疗健康产业集群。

  3.以三亚为中心的南部医疗健康产业集群。以解放军301医院海南分院为龙头,依托海南省第三医院、三亚市人民医院和三亚市中医药等资源发展南部医疗健康产业集群。

  4.以儋州为中心的西部医疗健康产业集群。以西部中心医院、儋州市人民医院、东方医院等为依托,打造西部医疗健康产业集群。

  (三)“多点分布”。

  结合各市县和农垦优质、特色资源,发展温泉疗养、医学美容、健康养生(老)、休闲、康体运动、南药和芳香药种植等特色医疗健康产业,深入挖掘苦丁茶、灵芝、珍珠、槟榔等保健品及中药材特色产品。
 

  四、重点发展领域与任务

  (一)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

  1.用好国家赋予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优惠政策,重点引进一流的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团队,利用高端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医学专业人才,建设若干个专科特色鲜明的国际医疗中心,扩大我省国际医疗健康旅游服务资源,打造国际化的特许医疗平台。

  2.创新“互联网+”,运用现代科技与服务,建立现代健康管理组织;充分运用和发挥健康大数据的基础支撑作用,开发和应用健康管理软件,建立数字化健康信息系统和管理体系。

  3.以养生(护)、母婴、康复为重点,建设博鳌养生(护)、母婴、康复基地,发展适应不同人群需求的备孕调理、生产全程护理、孕妇产后康复、母婴专业营养饮食、新生儿早期智力开发等新业态、新模式。

  4.积极探索发展与干细胞相关的专科医院,发展具有国际特色的医疗美容项目、肿瘤治疗和抗衰老服务,创新打造旅游、医疗美容、抗衰老等服务新模式。

  5.发展具有生态环境优势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老年人健康管理、康复促进、生活支援、医疗护理等服务。

  6.依托进入先行区的医疗机构,瞄准国际医疗健康前沿技术,紧密结合临床,积极建设若干国家级重点专科和实验室或研究性医疗中心,开展前沿的医学科研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及转化,一方面在医疗服务中推动科研,另一方面以先进的科研成果支撑医疗服务,取得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的最佳结合。

  7.支持新型第三方医学检测技术开发和服务模式创新,健全医学检测报告互认制度,促进第三方医学检测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

  8.积极引入医疗健康类国际组织入驻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利用博鳌亚洲论坛平台,努力将健康论坛打造成先行区的品牌,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助推健康海南建设。

  在先行区内围绕生命全周期形成国际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康复、养生(老)等服务的完整医疗产业链,将先行区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医疗高端人才和技术聚集区,以及健康领域国际交流平台。

  积极引入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本,重点打造博鳌健康数据中心、博鳌国际产婴医院、博鳌干细胞移植中心、博鳌再生医学中心、博鳌转化医学中心、博鳌国际医学美容中心、博鳌国际抗衰老中心、博鳌国际健康体检中心、博鳌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心、博鳌老年病医院、博鳌国际健康养老(护)中心、博鳌骨科(关节)医疗中心、博鳌牙科医疗中心、博鳌中西医医疗中心、博鳌血液病中心、博鳌抗癌治疗中心、博鳌心血管病医院、博鳌国际健康管理中心、博鳌国际康复中心、博鳌国际医学检测诊断中心、博鳌健康论坛等。

  (二)中医药健康服务业。

  1.加快发展中医医疗服务。完善以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突出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服务。到2020年,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提供的中医服务量达到20%。

  2.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强化市场作用,依托海口市和三亚市中医药资源,初步构建起我省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开发和丰富中医药健康旅游线路和产品,培育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进一步优化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环境,推进标准化和专业化建设,初步建立中医药健康旅游认证体系。不断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到2020年,建成海南省全域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3.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支持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发展,推动建设中医养生保健基地,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机构建设,拓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探索形成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的模式。鼓励各市县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色探索建设以温泉、养老、保健、养生、康复、疗养、运动为主题的健康小镇。

  4.大力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将中医药纳入我省“一带一路”建设规划,推进多层次的中医药国际教育合作,吸引更多海外留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和临床实习;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院成立国际医疗部或外宾服务部,提供高端中医医疗保健服务,吸引境外人员来琼消费。在我省扶持一批市场优势明显、具有发展前景的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项目,建设一批特色突出、能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中医药服务贸易骨干企业(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药机构在境内外设立中医药服务贸易机构,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走出去。加强与境外医药企业、医院技术人员学习交流合作。

  5.促进中药种植及产品研发与应用。设立优质种源保护区,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建立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种质资源库,加强地道药材品牌建设。大力推广槟榔、益智、莪术、胆木、广藿香、高良姜、草豆蔻、胡椒等地道药材、大宗药材、名贵特色药材和重点中成药品种所需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加强药食同源中药材的种植及产品研发与应用,加快推进依托巴戟天、灵芝、海马、珍珠、螺旋藻、海洋鱼油等优势中药材资源品种的二次开发,拓展功能疗效,延伸产业链,为中药大品种培育提供技术支撑。大力开发药香两用特色芳香型和药食同源保健型南药产品,树立海南中药“香岛”和“健康岛”品牌。积极开发黎药南药保健品,推进黎药南药配方与现有成熟产品(如保健食品、化妆品)相结合,树立和扩大黎药、南药相关产品的品牌效应。

  省中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基层中医提升工程、三亚市中医院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国际合作项目、海口美孝古村落旅游养生度假区、中国·冯塘火山雨林旅游养生度假区、海南国际医疗养生中心、国医(养生)书院海南分院、三亚国医养生院、标准化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热带药用植物基因资源库、南药规范化生产基地等。

  (三)健康养生(老)业。

  1.鼓励发展功能互补、服务多元、规划标准的健康养老服务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分类建设个性化供养型、护养型等中高端健康养老服务机构。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慢性病医疗机构、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

  2.加强养生(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生(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探索“医养结合”模式。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生(老)机构的协作机制,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支持有条件的养生(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开通养生(老)机构与医疗机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允许公立医疗机构在保证基本医疗的前提下开设养老(生)机构和护理机构等,增加全社会健康养生(老)服务供应量。力争到2020年,全省养生(老)床位数达到4.2万张,其中康复疗养机构(含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床位数达到2500张。

  3.大力发展社区健康养生(老)服务。引导和鼓励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康复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为社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逐步建立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关系,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等服务。加快培育健康护理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发展康复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等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护理服务,推进养生(老)机构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能力建设。

  南平医疗养生产业园、农村敬老院改扩建项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农村互助幸福院项目、三亚市老年服务中心、东方市养生(老)服务指导中心、市县(区)社会养老服务指导中心项目、儋州市白马井福利中心项目、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心养老服务机构项目、三亚市国际医疗养生产业园、文昌市海南科森养生养老园、陵水黎族自治县张仲景医疗养生健康产业园等。

  (四)健康保险业。

  1.在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逐步整合基本医保资源的基础上,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确立与居民收入相关联的筹资增长机制,逐步提高统筹水平,建立有利形成“分级诊疗”有序就医格局的医疗保险支付制度。进一步完善我省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异地结算,加大医疗救助资金投入,筑牢医疗保障底线。简化救助程序,完善农村医疗救助与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一站式”同步结算服务。

  2.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在承办好大病保险业务的基础上,鼓励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补充医疗保险,大力开发各类医疗、疾病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等商业健康保险产品。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商业护理保险,提供疾病预防、健康保险、养生保健等服务,不断提升我省城乡居民保障水平。全面推开个人税收优惠型商业健康保险试点工作,鼓励企业组织购买或由个人自行购买个人税收优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开发长期护理险,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医疗执业保险。

  3.支持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各类医疗保险经办服务。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利用保险机制推动和保障我省医疗健康服务产业项目建设。尽快实现商业保险信息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基本医疗、医疗救助等信息共享,持续完善商业保险机构与医疗、体检、护理、养生(老)机构的合作和监督机制,简化理赔手续,提供即时结算等服务。

  4.大力支持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区域设立专业健康和养老保险机构,向境内外游客提供与国际接轨的医疗、救援、赔付等保险服务。

  推进省内健康卡、社保卡普及;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基本医保试点工作;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医疗保险;为来海南获得养生(老)医疗服务的人群提供配套的综合保险等。

  (五)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

  1.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人员及设备配置,提高工作水平。继续做好重大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等防治工作。大力加强慢性非传染病防治和精神卫生等工作,逐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和全民动员的慢性病防控机制。加强全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和基本设备配置,落实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推动妇幼卫生工作全面发展。加强卫生计生监督体系建设,提高监督能力,维护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秩序。加强血站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和采供血机构能力建设,实现全省血液集中化检测、网络化供应、信息资源共享的一体化管理。加快推进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管理效率和水平。

  2.进一步建立健全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巩固提高五大区域医疗卫生中心、省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构建完善“1小时三级医院服务圈”。强化农村三级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市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的建设力度,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使80%以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和部分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康复能够在市县域内基本解决。进一步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力争到2020年,建立支援医院和受援医院分工协作机制。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价格调整、人事薪酬、医保支付等为重点,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统一、高效、权责一致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全面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形成符合海南实际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引导患者合理就医。

  3.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完善多元办医格局。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鼓励社会力量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支持社会资本和公立医院合资兴建股份制医疗机构;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支持保险业投资、设立医疗机构,推动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鼓励发展专业性医疗集团;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落实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推动具备条件的境外资本在我省设立合资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可按规定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政策。加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规范发展。

  省疾控中心新院区、东部精神卫生中心、南部精神卫生中心、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区域疾控机构业务用房及实验室设备配置、应急医疗救援能力建设、危重孕产妇和儿童救治中心、省结核病医院、省传染病医院二期工程、区域医疗中心能力建设、省级直属单位医疗设备配置(含重点中医院)、省儿童医院、省第五人民医院新院区、海医附院门急诊大楼和临床教学实验大楼、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工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工程、三亚哈尔滨医科大学鸿森医院、三亚国康医院、海南优联医院、海南潮滩湾医院、海南颐仁医院等。

  (六)发展医疗健康产业新业态。

  1.推动医疗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推动人口健康信息基础平台建设,搭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构建人口健康信息资源公众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健康大数据建设和应用,创新医疗健康服务的机制和模式,推动移动医疗APP平台建设,推进信息资源融合,努力实现公共卫生业务数据、医疗资源数据和医疗服务业务数据互通互享,提升医疗效率,建立省级、市县、乡镇、村卫生机构的远程诊疗、大数据分析、人口生命全过程的健康支持和管理,构建“健康海南”,全方位提升信息技术在医疗健康产业中的作用。

  2.促进健康服务和预防保健业发展。培育高端健康体检市场,拓展健康管理服务产业链;探索将国民体质监测与居民体检相结合的新模式,构建完善的居民健康管理系统;进一步培养人们健康管理意识,实现将健康教育、健康咨询、预防保健与疾病治疗和康复等纳入一体化健康管理。

  3.推动医疗旅游业融合发展。鼓励优质医疗机构、疗养机构和旅游服务机构加强合作,利用海南优良的自然环境、优越的冬季旅游资源、热带海洋资源、热带养生资源,开发多种类型的医疗健康旅游产品,大力培育富有我省特色的医疗旅游品牌,拓展国内外医疗旅游市场,不断延伸与医疗健康相关的产业链。积极发展旅游与健康体检、疗养结合的模式。鼓励针对不同消费需求,开发温泉养生、中医药养生、游乐养生、美食养生等特色养生产品。

  4.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养生旅游。充分发挥体育在健身强体、预防疾病、康复方面的作用,建设健身休闲综合服务体系,创新健身休闲运动项目推广普及方式,促进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融合,形成健康旅游服务新优势,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健身运动产业链,增强海南国际旅游岛竞争力。

  5.推进医疗健康和社区服务的融合。将养生(老)服务、家庭保健、康复护理等医疗健康服务功能融入到房地产开发和社区建设中,通过拓展多元化需求,优化健康、护理、医疗、文体娱乐等综合供给,为业主提供个性化健康评估和干预计划服务,提升社区品质和价值,创建健康品牌社区。

  6.促进医疗和保健食品行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以海洋生物、特色动植物为基础的新型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的开发,促进保健食品与养生(老)服务、美容美体、医疗康复等行业的融合。

  区域医疗移动服务平台;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省、地市两级人口健康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区域健康体检服务管理平台;三亚海棠国际养生社区一期项目(齐瓦颂·海棠)、健康公园、海棠湾医疗公园、恒大三亚国际合作医院、南药健康旅游产品体验项目等。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条件。发展医疗健康产业,是提高劳动力素质、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基本保障,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各市县政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将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体制机制,明确牵头部门,提高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医疗健康产业发展。

  (二)加大政府支持,落实优惠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市场准入、投融资、财税、收费及土地等优惠政策,引导和促进我省医疗健康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认真研究细化、顶格用足国家赋予海南的优惠政策。通过简政放权、财政补助、税费优惠、土地供给、政府购买服务、投融资支持,以及价格、执业政策创新等多种方式,支持医疗健康产业做大做强。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加大政府对医疗健康产业支持力度,优先保障医疗健康产业用地,对符合条件的医疗健康产业重大项目用地指标给予支持。通过政府引导,探索设立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支持各类健康商业保险,与主要客源国家医疗保险支付系统对接,扩大境外健康消费。

  (三)推进国际认证,构建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国际国内质量管理体系,推进省内医疗机构通过国际医疗标准认证,解决境外人员医疗保险结算问题,如ISO9001、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际医疗JCI标准认证等。

  (四)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强化人才支撑。建立健全医疗健康产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培养医疗健康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探索实施“名医培养工程”、“首席专家”制度、“名医会海南”和“候鸟型人才建设”,实施“好院长、好医生”引进工程,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影响力的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大力推动“小手拉大手”行动,鼓励本省医疗机构与国内发达地区大型医院结对子、搞帮扶,引智、引才、引管理。加快发展卫生高等职业教育,鼓励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在海南合作举办健康服务类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健康服务职业教育,确保民办健康服务职业教育机构在招生、专业设置方面享受与公办机构同等待遇。

  (五)大力开展医药学术交流,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我省生态环境的独特优势,根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和推进我省国际旅游岛医疗健康产业发展需求,创办和承接层次丰富的专业会展和学术交流活动。准确把握我省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和需要发展的关键技术,围绕健康、养生(老)、医疗等引进和培育具有海南特色和热带海洋文化的会展品牌,促进我省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

  (六)加强宣传,打造“健康海南”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介海南健康岛形象。结合我省特色资源,开发新型的健康旅游服务项目,促进旅游业与医疗、保健、养生(老)等行业的融合,发挥旅游业的宣传扩散作用,推动“健康海南”的品牌传播,提升国际知名度。

  (七)加大招商引资,引入优质医疗资源。加大招商工作力度,利用博鳌亚洲论坛、京交会、夏洽会等活动以及日常招商工作,积极宣传推介我省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方向与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海内外基金、国内国际资本等以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投资我省医疗健康产业。鼓励民间资本与国外先进医疗机构合作,引入优质医疗资源。加强点对点招商工作,积极上门引资,主动服务,吸引优质企业投资我省医疗健康产业。支持和鼓励保险资金在我省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区域兴办医疗、体检、疗养等机构。

上一篇: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
下一篇:海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