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受省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海南省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2014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两次超强台风袭击的严重自然灾害,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各项工作,全省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00.72亿元、增长8.5%,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快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09.64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874.42亿元、增长11.0%(其中工业增加值514.4亿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1816.66亿元、增长8.7%。
——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1242.8亿元、增长12.1%。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5.3亿元、增长15.4%,增速位居全国第四,比预期高0.4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39.46亿元、增长13.2%,增速比全国低2.5个百分点,比预期低6.8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90.93亿元、增长12.2%,增速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比预期低1.8个百分点。
——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4789.08万人次、增长10.6%,增速比全国高0.6个百分点,比预期高0.1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506.53亿元、增长13.2%,增速比全国高2.2个百分点,比预期高1.2个百分点。
——进出口总额完成974.99亿元、增长4.3%,增速比全国高2个百分点,比预期低7.7个百分点。
——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76元、增长11.1%,增速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87元、增长9.3%,增速比全国高0.3个百分点,比预期低0.7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13元、增长12.6%,增速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比预期高2.6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涨幅比全国高0.4个百分点,比上年收窄0.4个百分点,比预期控制目标低1.6个百分点。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1万人,比预期多增1.6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8.61‰,比预期控制目标低0.49个千分点。
——新开工城镇保障性住房3.58万套,超额完成预期任务。
概括起来,经济社会发展有八个主要特点:
(一)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2014年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深化改革年”,各市县、各部门按照《海南省2014年重点改革工作方案》要求,根据各自实际和职能,扎实开展工作,12大类71项重点改革事项扎实有序推进。一是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行政审批“瘦身”、“提速”、“上网”1,建立全省统一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出台服务业第一批负面清单,精简行政审批事项313项、减幅达43%,全面推行网上审批,网上审批率达80%以上。出台新企业登记注册 “一照一章三证”2同时发放等17项便民服务措施,完善先照后证制度,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开展中介代理机构和建设项目评估评审专项整治,新增登记企业和注册资本分别增长44%和77%,新增个体工商户增长28%。二是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完成海南控股与水电集团、海建集团与海宁公司的重组整合,组建省港航控股公司,进一步整合海口马村港、洋浦小铲滩码头等港口资源。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实现全覆盖。三是农村农垦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进展顺利,市县森林公安实现垂直管理,小I、小II型水库全部收归市县管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三江、罗豆、加钗和红林4个农场成功移交所在市县管理。四是出台我省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3制度指导意见,实行工商业用水同价,提高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完善差别电价政策,调整部分发电企业上网电价,下调我省燃煤发电企业脱硫标杆上网电价4,及时出台垃圾焚烧发电省级电网负担电费。五是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文化体制等改革进一步深化。省级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市县机构改革有序推进,三亚市完成“撤镇设区”。“营改增”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海洋油气税收征管取得重大突破。推进第二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完成5家国有文化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启动实施盐业体制、供销体制改革。六是对外开放跃上新台阶。推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5的便利通关模式,外贸出口额271.39亿元、增长17.8%。东盟成为我省第一大出口市场。成功举办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世界旅游旅行大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招商引资取得突破,阿里巴巴、腾讯、东华软件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海南。在国家“一带一路”6战略规划中,海口、三亚两市被列为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三亚机场被列为国际门户机场。海南被列为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省份,马村港被列入国家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新增省级友城5对。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新成绩。三次产业比重为23.1:25.0:51.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一是第一产业在大灾之年保持平稳增长,实现增加值809.64亿元、增长4.8%。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品牌化、产业化、基地化转型升级。制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划定南繁保护区26.8万亩,确定5万亩科研育种核心区。国家冬季瓜菜基地建设改造菜田面积7.66万亩,冬季瓜菜总产量达460万吨,出岛量332万吨、增长2.1%,出岛产值117亿元、增长30.6%。热作产业明显好转,槟榔平均收购价达12元/公斤,天然橡胶高标准管理胶园已占全省开割胶园60%以上。建设畜禽标准示范场54个,建成3个特色优势畜禽良种场。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计划面积57.04万亩。二是工业生产克服电力短缺等困难实现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71.23亿元、增长12.0%。海南原油商业储备、海南炼化聚酯原料一期、东方石化二期、逸盛石化精对苯二甲酸(PTA)一期和多功能片材(PET)等重点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家,累计达146家。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产业集聚提速,海南生态软件园入驻企业752家、产值131亿元。安排小微企业扶助专项资金1.45亿元,撬动担保贷款30亿元。三是服务业提质增效迈出新步伐。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实施现代服务业扩大开放改革措施,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816.66亿元、增长8.7%。出台《海南省旅游条例》,持续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4789.08万人次、增长10.6%,旅游总收入506.53亿元、增长13.2%。三亚海棠湾购物中心、万宁奥特莱斯品牌折扣店、观澜湖电影公社等一批旅游项目相继建成开业。乡村游、自驾游、婚庆游、假日周边游等旅游业态持续升温,西沙邮轮旅游实现常态化运营,邮轮旅客增长60%以上,游艇旅客增长1倍以上。实行“即购即提、购物邮寄、先行先退”购物方式,免税购物销售额增长31.6%。金融业保持较快发展,实现增加值210.63亿元、增长16.2%,占服务业的比重达11.6%,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兴业银行海口分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海口分行建成开业,海南银行、华夏银行海口分行获批筹建,新增村镇银行5家,小额贷款公司11家。海南矿业成功上市,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海南发展控股公司等14家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私募债等方式实现直接融资127.8亿元。海南股权交易中心和贵金属交易中心建成运营,洋浦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加快建设。电子商务业迅速发展,“淘宝网·特色中国·海南馆”、中橡电子交易平台、易买商城、海南惠农网等一批本土电商快速成长,传统商业与互联网加速融合。四是海洋经济稳步发展。累计争取三沙专项中央投资14.6亿元,全力推进三沙政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三沙1号交通补给船建造完成并进行首航。陵水新村中心渔港和西南中沙渔业补给基地基本建成,三亚崖州、儋州白马井、东方八所等渔港加快推进。开工建造大型渔船116艘,新增深水网箱128口,完成池塘标准化改造9732万亩。
(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出台实施推进省重点项目建设的13条保障措施和工作目标奖惩办法,开展两轮全省经济工作、重点项目和财政支出专项检查,开展重点项目建设“集中解决问题月”活动,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395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19亿元、比上年增加123亿元,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63.1%。洋浦大桥、300万吨液化天然气(LNG)站线等39个项目建成投产或进入收尾阶段。西环高铁、昌江核电等154个项目处于主体施工阶段。西南部电厂、海棠湾亚特兰蒂斯等72个项目新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取得较好进展。跨海联网二回工程获准进行海缆国际招标;昌江核电二期启动前期工作;博鳌机场、铺前大桥开工前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三亚凤凰机场迁建选址报告已报国家民航局审查;海口美兰机场二期扩建工程、中线高速琼中—五指山—乐东段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报国家发改委审批;与广东省就湛江—海口高铁建设达成共识,将联合向国家发改委申报支持;红岭灌区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核定概算总投资57.7亿元,可争取中央补助投资26.6亿元,是我省获得中央补助投资最多的单个项目;海口南渡江调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送水利部审查。
在项目建设推动下,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39.46亿元、增长13.2%。国家支持我省建设的投资力度继续加大。省主要领导、各有关部门加强对上沟通、衔接,得到了中央及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共下达我省68个批次、中央预算内投资31.18亿元,代我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60亿元、为历年最多。民间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完成1686.82亿元、增长21.6%,增速比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8.4个百分点,占同期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达55.5%。
(四)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一是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增速位居全国第四。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5.3亿元、增长15.4%,占同期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5.9%。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税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86.5%,创近年新高,占比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二是金融、货物运输、用电量等要素先行指标保持良好态势。全省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427.88亿元和5391.51亿元,分别增长8.0%和16.4%;货物运输量和货物吞吐量累计分别达到2.31亿吨和1.18亿吨、分别增长33.0%和7.5%;全省统调发电量214.4亿千瓦时、增长8.7%,全社会用电量250.4亿千瓦时、增长7.9%,比全国平均增速高4.1个百分点。
(五)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坚持“增绿”、“护蓝”并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一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实施燃煤电厂和水泥厂脱硫脱硝改造,淘汰燃煤小锅炉47台、黄标车和老旧车3.67万辆,规范企业用能,强化公共机构节能,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工业增加值能耗实现双下降。加大对昌江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支持力度,推进实施了热电联产、垃圾焚烧发电等一批重大节能减排项目。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发展,清洁能源装机占全省统调发电装机容量的40%。安排3.1亿元支持我省11个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新建污水管网115.5公里,污水处理量比上年提高6%。累计建成垃圾处理设施22个,垃圾转运站154座,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5%以上,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二是积极做好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低碳发展工作。出台我省“十二五”碳排放强度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有序推进市县降碳考核。开展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及一系列核算工作。三是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和试点工作。新增植树造林20万亩,生态补偿资金增长11.9%。红树林湿地保护面积进一步扩大,文明生态村和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取消中部4个市县的生产总值考核。鹦哥岭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儋州市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持范围,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区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地区名单,万宁市、琼海市被列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洋浦经济开发区被列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澄迈老城开发区被列为全国低碳产业园区,东方市被列为全国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积极推动海口纳入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
(六)城乡统筹稳步推进。启动全省总体规划编制和市县总体规划第三轮修编工作,琼海博鳌、海口演丰、万宁兴隆、澄迈福山等特色风情示范小镇加快建设。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开始实施,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3.7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儋州市被纳入国家首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落实强农惠农富农补贴资金15.1亿元,发放农民小额贷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46.24亿元。提前一年完成352座一般小II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成饮水安全工程324处,惠及35.83万农村人口。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2.6平方公里,改造农村电网4170公里,改建县道砂土路和农村公路连通工程965公里,建设行政村邮站1708个。农村金融改革综合试点进展顺利,农业保险补贴实现全省覆盖,农信社助农取款服务覆盖所有行政村。
(七)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加大。一是全省民生支出791.7亿元、增长10.2%,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72.3%,为民办实事十大事项全面完成。保障性住房方面,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房3.58万套,基本建成3.02万套,农村危房改造开工2.88万户、完成2.58万户,棚户区改造开工2.74万套、完成8365套。教育方面,实施教育“全面改薄”工程,海口市美兰区、屯昌县通过第二批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38所乡镇公办幼儿园启动建设、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万个以上。改造扩容普通高中学校4所、新增学位4000个。中职、高职、本科贯通的多学制试点顺利实施。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得到加强,新增博士一级授权学科4个、硕士一级授权学科7个。卫生方面,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有力推进,“单独两孩”生育政策、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全面实施,大病保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启动实施,远程医疗实现“县县通”。就业方面,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达90.8%,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5%。社会保障方面,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64元,新农保月基础养老金由100元提高到120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80元提高到320元。实施6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减少农村贫困人口9万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继续高于生产总值增速。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87元、增长9.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13元、增长12.6%,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三是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发展。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90.93亿元、增长12.2%。其中,城镇和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1.6%、16.6%。比重较大的汽车类和油品类消费额分别增长21.2%和0.6%。四是物价涨幅控制在年度目标之内。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其中食品、居住类价格上涨是主要因素。继续实施物价联动补贴机制,累计为74万人发放物价联动补贴3600万元。五是抗风救灾和灾后重建取得重大胜利。面对历史罕见的强台风袭击,全省上下紧急动员、全力救灾,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积极组织灾后恢复重建,扎实做好灾后群众生活安置。投入救灾资金11.08亿元,救助受灾困难群众近250万人次,恢复重建倒损房屋4.58万间,99.6%的倒屋户已迁入新居,损毁基础设施修复取得重要进展,农业、渔业、畜牧业和旅游业等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八)社会治理不断深入。加强对土地、林地、岸线、海域、海岛、矿产等公共资源的规范管理,省人大常委会修改并公布了《海南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海南经济特区林地管理条例》和《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办法》,收回下放市县的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及征收土地的审批权限、填海项目用海审批权,强化林地管理的省级审批权限,制定实施新的征地补偿标准。强力推进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全省共处置闲置土地1105宗13.24万亩,处置率达95.1%。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正式运行。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实现了乡村延伸、社区覆盖。加强信访工作,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进海岛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枪黄赌毒污”违法犯罪活动,主要刑事案件下降4.8%。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主要指标没有完成年初预期目标,特别是经济增速低于预期1.5个百分点,对稳增长起关键作用的投资增速低于预期6.8个百分点,发展后劲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大;产业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市场调整对我省房地产业稳定发展造成的影响还在扩大;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少数市县财政困难,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完成节能降耗任务十分艰巨,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要素成本上升,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凸显;社会治理仍需加强,城市交通拥堵、城乡脏乱差等现象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措施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规划谋划奠基之年。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8.5%(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其中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1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节能减排控制目标。做好20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关键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总抓手,以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为总目标,以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为总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依法治省、生态立省、海洋强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惠民生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建议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2015年重点改革方案,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努力使改革的新红利转化为发展的新动能。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启动实施第10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简化前置审批,优化审批流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年底前制定出台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三张清单”。规范中介服务和评估评审。继续取消和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面推行网上审批,推进各市县运行新网上审批系统,部分乡镇试运行新系统,力争审批事项全部实现互联网申报和办理,80%的审批事项实现全流程互联网审批。加快推进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统一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全省共享大数据库,建立全省电子证照库。二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7。积极探索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建设工商“三个平台”,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制度,构建经营主体诚信经营体系,实现登记注册、许可评审和后续监管无缝衔接。出台全省统一的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三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研究出台我省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公用事业等领域引入社会资本,推进南渔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改革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组建海南省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指导和支持市县加大国企改革力度。稳步推进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垦区保障性住房、安全饮水、道路建设、垃圾污水处理等基本公共服务属地化管理。四是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各项改革。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试点,全面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继续推进农村金融综合试点改革,探索政府支农资金管理方式改革。继续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开展天然橡胶、香蕉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五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建立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与退出机制。培育财源税源,增加可用财力,将“营改增”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扩大专项资金股权投资试点,推行和完善政府购买力服务。规范省本级和市县政府举债融资行为,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六是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出台《海南省政府投资管理办法》和《海南省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在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创新投融资体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七是开展资源性产品、农产品、交通、医药和医疗服务等价格改革,全面实行阶梯式水价制度。八是制定公务用车改革总体方案,确保年底前实施。九是继续深化教育文化、医药卫生、住房公积金等其他各项改革。
(二)全力以赴抓投资上项目。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突出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015年初步安排省重点项目398个,年度计划投资1786亿元。一是确保一批特重大项目建成竣工投产。西环高铁今年计划投资超过70亿元,确保年底投入运营;屯昌—琼中高速公路今年上半年建成通车;西南部电厂今年计划投资25亿元,确保两台机组分别在5月、6月建成发电;昌江核电今年计划投资20亿元,第一台机组10月并网发电;定海大桥、石梅湾至大花角旅游公路、海南主电网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华信洋浦石油储备基地、省肿瘤医院等项目确保今年竣工。二是确保一批项目按时开工建设。红岭灌区工程今年计划投资6亿元,一季度要开工建设总干渠一号隧洞;跨海联网二回工程今年计划投资6亿元,洋浦热电联产工程今年计划投资17亿元,两个项目确保下半年开工建设;博鳌机场、铺前大桥、中线高速公路琼中—五指山—乐东段力争分别在一季度、上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全力推进文昌—琼海高速公路、万宁—儋州—洋浦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南渡江引水工程力争上半年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年底开工;加快美兰机场二期扩建、文昌昌洒—铺前滨海旅游公路、环岛天然气管网文昌至三亚段工程、海口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洋浦华能综合动力站、海南移动基础设施工程、海南旅游房车营地和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博鳌乐城医疗旅游先行区、文昌木兰湾综合开发区基础设施的前期工作,确保按期开工建设。三是加快凤凰机场三期改扩建、海秀快速干道、乐东滨海大道、琼中抽水蓄能电站、海南电网输变电工程、海南航天发射场配套区、长影环球100生态修复工程、洋浦第二原水管线、海口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和海棠湾、龙沐湾、神州半岛、棋子湾、铜鼓岭、观澜湖等续建项目建设进度。四是开展三亚凤凰机场迁建、白沙和保亭高速公路出口路、国道什运—邦溪线和临高—澄迈—定安—文昌线、海口和三亚轨道交通、昌江核电二期、三亚抽水蓄能电站、琼粤天然气管道、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迈湾水库、天角潭水库等一批攸关海南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建设湛江至海口高速铁路,实现海南高铁与国家高铁网互联互通。对需要国家审批的重点项目,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做好向国家部委汇报沟通工作,争取尽快获得批准和资金支持,尽早开工建设。五是做好项目服务保障和考核工作。在规划、用地、用林、用海、资金等关键要素上对重点项目予以倾斜,在用电、用水、通信、配套道路等方面予以重点保障。特重大的基础设施、产业和民生工程,继续由省领导分工负责协调推进。省重点项目全部实行属地管理,省直各部门按职责分工要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督促指导,并及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三)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坚持城市和农村并举、岛内消费和岛外消费结合、扩大传统消费和培育新的消费热点齐抓、创新消费供给和改善消费环境并进,多管齐下激活和扩大消费需求。一是抓住国家扶持现代服务业、促进大众消费的机遇,发挥海南作为全国消费承接地的优势,适应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新趋势,实施养老健康家政、信息、旅游、住房、绿色、教育文化体育等6大消费工程。以观澜湖旅游综合体、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一批重大项目为载体,加大旅游、房地产、农产品、会展等领域岛外促销力度,进一步提高海南消费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二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信贷消费、租赁消费、移动互联网等新型消费业态,扩大汽车、家居、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加快4G网络建设及业务开展,扩大局域无线网络覆盖面,推进与阿里巴巴、腾讯等网络企业深度合作。三是提升商业设施水平,继续推进农产品直销配送体系、“万村千乡市场”等工程建设,在乡镇(村)建设一批商贸中心、配送中心和直营店。推进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三亚罗牛山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基地、金盛达建材商城、林安商贸物流城等一批重点市场建设。促进城市商业中心和特色街区建设,发展便利店、连锁店等社区商业,建立“一刻钟便民消费圈”8。加快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完成25家农贸市场改造。四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哄抬物价、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各类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加大政策争取力度,用足用好用活国际旅游岛各项政策。完善离岛免税购物政策,争取在商品种类、购买数量、网点布局等方面继续放宽限制,放大对我省旅游业的拉动效应。支持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二是抓住中央推广上海自贸区开放经验的机遇,探索面向东盟的自由贸易园区的可行性。支持海口综合保税区高水平打造国际大宗商品交易、进口商品展示交易、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等外向型经济平台。继续争取边民互市贸易政策落地。加快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基础设施建设,组建开发建设公司,成立专业招商队伍,点对点进行招商,吸引国内外知名医疗旅游机构、康复保健中心、医学中心、医疗培训机构落户海南。三是改进通关模式,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外贸出口稳定增长。研究出台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海关监管等支持“走出去”战略的综合性保障措施,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全球布局,提升配置资源的层次和空间。四是围绕建成中国首脑外交、公共外交、休闲外交基地和国家级侨务交流示范区,精心服务保障好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中非合作圆桌会议第六次大会、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等重大活动,积极服务中央整体外交,扛起海南责任担当。确保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二期竣工,开工建设中非合作圆桌会议永久会址。办好三亚财经国际论坛、清华三亚国际数学论坛等国际论坛和环岛公路自行车赛、环岛国际大帆船赛、国际高尔夫公开赛等重大国际赛事。五是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全面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积极参与泛北部湾经济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深化琼港澳交流合作,推进琼台交流合作基地建设。
(五)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位置,大力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升级。
培优扶强现代服务业。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做足海南特色绿色、蓝色、红色旅游文章,确保全年国内外游客增长10%、旅游总收入增长12.5%以上。加强对全省旅游资源的统一规划和整合,促进旅游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休闲旅游、养生旅游、邮轮游艇旅游、低空飞行、房车营地等新型旅游业态;有序进行中西部旅游开发;稳妥推进西沙旅游开发开放,争取设立国家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深入挖掘琼崖纵队、红色娘子军等红色旅游潜力。发展特色文化娱乐业,丰富旅游产品,延长旅客在海南逗留时间,提高旅游综合消费水平。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推进旅游要素国际化改造。加快建设海棠湾、清水湾、神州半岛、呀喏哒、槟榔谷、三亚千古情、儋州海花岛旅游综合体等一批旅游度假区和景区、景点,确保陵水海洋欢乐世界、10家五星级酒店竣工运营。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创意营销,提升海南旅游影响力与吸引力。加大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力度,实施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工程,严格执行全省无障碍旅游,严厉打击收取回扣、零负团费、欺客宰客等行为,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二是主动适应房地产调整新常态,引导房地产业调整优化结构。提高土地开发投资强度,增加经营性房地产、降低普通商品住房开发比例,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房地产销售策略,瞄准重点市场,逐步消化现有存量。三是大力推进金融业开放发展。吸引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产业基金、养老基金进入海南,开展业务创新;确保海南银行和华夏银行海口分行上半年开业,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组建法人财产保险公司;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争取1-2家企业首发上市,2-3家企业到新三板挂牌交易;扩大企业债券、中期票据、项目收益债券等融资规模。四是积极发展文化体育、医疗旅游、服务外包、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推动电商服务业及产业集群发展。深化三亚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海棠湾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建设。
继续打造热带特色农业王牌。一是加快调整农业结构,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促进深加工和网络营销,强化农信社小额信贷支持,创建海南特色农业品牌体系,多举措发展品牌农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推进300万亩标准化菜田改造,新建田头预冷库2.5万吨,创建标准化养殖基地20家以上,加快罗牛山10万头养猪基地等项目建设。推进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477万亩高标准农田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确保完成57万亩年度计划建设任务。在稳定天然橡胶产能的基础上,促进品种改良、单产提高、林下经济发展。出台支持槟榔产业发展的意见,推进槟榔产业初加工绿色改造升级,积极引进深加工企业。二是争取国家尽早批复南繁总体规划和资金支持,推进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发展壮大育种龙头企业。三是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体系,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建设。
发展新型工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工业投资,力争完成350亿元以上。一是做大油气化工、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集群发展。开工建设洋浦10万吨燃料乙醇、130万吨加氢精制等项目,加快建设炼化聚酯原料二期、洋浦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150万吨特种油、精对苯二甲酸(PTA)二期、英利三期等项目,继续跟踪推进100万吨乙烯及炼化扩能改造项目。二是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提高电子信息、软件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的比重。启动“光网智能岛”工程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实现光纤宽带全覆盖。加快推进海南生态软件园、中印IT合作产业园区、中兴三亚、浪潮海南、中电科海洋信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支持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制定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力争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突破400亿元。推进海口药谷做大做强,加快海口先声药业、万特制药等项目建设,引导制药企业向美安科技新城进驻,扶持生物医药、海洋药物研发。三是做好生产要素保障工作,强化电力、天然气运行调度,科学制定用电用气有序供应计划,加大跨海联网线路送电能力,协调做好松涛和金海并网、LNG发电有关事宜,最大限度降低电力缺口,确保生产生活用电基本需求。四是继续加大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加大贷款贴息支持力度,探索建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机制,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争取国家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
继续加大园区建设力度。用好园区发展专项资金,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狠抓项目落地实施。出台园区人才优待政策,完善生活配套设施,逐步增强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和人口产业集聚能力。优化园区布局,促进园区差异化、集群化发展。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切实提高园区服务管理水平,使园区真正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洋浦开发区,在乙烯项目缓建的情况下要积极策划引进其他油气化工项目,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力争今年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老城开发区,发挥港口、区位和资源优势,坚持基础设施和招商引资齐头并进,积极争取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木兰湾片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土地收储、设施配套和项目落地并举,加速打造滨海新城区,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继续支持美安科技新城、东方工业园等其他各类园区根据产业定位加快发展。
(六)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充分发挥我省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不断壮大海洋经济规模,推进海洋强省建设。一是推动我省“一带一路”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有作为。做好省级中层设计,制定我省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方案。争取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旅游局、海关总署等部委支持,将我省参与国际政治、外交、经济、社会等领域合作的重要事项和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实施方案总盘子。办好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分论坛暨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启动仪式。充分利用我省航权开放政策优势,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空运输等方面的合作,重点策划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及国际合作项目,启动三亚临空经济区、美兰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同时,加强与沿线国家在渔业、南繁育种、旅游、加工贸易等方面的合作。二是加快推进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中石化洋浦成品油保税库配套码头、海口港马村港区三期散货码头、新海港区汽车客货滚装码头二期,加快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二期、海口新海滚装码头一期等项目建设,继续完善昌江海尾、万宁港北、乐东岭头、琼海谭门等渔港建设,做好文昌铺前中心渔港、乐东莺歌海一级渔港等前期工作,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尽早开工建设。建好、管好、用好200艘大型钢制渔船,提高外海捕捞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三是大力发展特色海洋经济。研究出台扶持海洋渔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启动《海南省热带水产苗种产业建设行动计划》,打造全国热带水产苗种繁育及供应基地。继续做好全省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改造低产池塘1850亩。促进深水网箱养殖业发展,新增深水网箱200口。实施《海南省水产品品牌战略规划》,创建知名水产品品牌,鼓励海洋渔业海产品加工出口。加快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建设,协调落实在海南设立油气开发和服务法人机构。扶持发展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工业。制定海洋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四是落实三沙发展规划,推进三沙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三沙渔业养殖基地建设,支持渔民在西沙南沙海域发展深水网箱养殖。五是继续做好海洋保护和管理。严格实施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权属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和完善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开展重点海域环境整治修复,建设南海环境监测船队。六是建设海洋执法基地,建造大吨位海洋渔政执法船,加快建设84艘海上民兵钢质船,加大海上维权执法力度,提高海域动态监管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七)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全岛同城、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加大城乡统筹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一是加强规划引导,健全规划体系。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编制完成《海南省总体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海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30)》,完成市县总体规划第三轮修编,促进市县“多规衔接”9。二是高水平打造一批特色风情小镇,推进城镇化示范试点建设。统筹规划、集中资金,支持有条件的市县打造一批多业态特色风情小镇,今年再筛选出2—3个省级特色风情小镇示范镇并加快建设。建设好儋州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三是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贯彻落实《海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重点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推进省会经济圈、琼南旅游经济圈和儋州—洋浦、琼海—博鳌融合发展,带动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四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健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各项措施,实行差别化的落户政策,有序放宽本省户籍居民到海口、三亚市的落户条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建立政府、企业以及个人共同负担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将农业转移进城人口纳入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五是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加快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打通断头路、瓶颈路,下大力气解决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完善城市地下管网,推动城市管理升级。
(八)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立省。倍加珍惜良好生态环境,努力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一是坚决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目标任务。严格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对考核不达标的市县和企业实行约谈、问责、区域限批和限期整改。实施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控制工作方案,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完成一批高耗能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建设节能减排降碳工程,扩大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使用比例,继续推动绿色照明、蓄能型集中供冷应用等节能减排综合示范试点。严格落实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降耗措施,落实差别电价政策,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推动水泥、火电厂节能减排改造,加快洋浦生态工业区、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全面落实污水处理费征收、调价工作,加快推进“十二五”规划内项目建设,确保7个国家责任书减排项目6月底前全部建成投运。强力推进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加大“截流并网,提高负荷率”减排专项行动,有效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最大的减排效益。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完善乡镇垃圾转运站及收运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开展参与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前期工作,实行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开展海口、三亚餐厨垃圾处理试点。二是积极推进生态功能区试点建设。开展中部山区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争取将海南纳入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省份。加大对生态功能区生态转移支付力度,开展差别化考核评价。三是扎实推进海南低碳试点省建设,深入实施全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和低碳发展规划,积极推动低碳社区、低碳旅游、低碳园区示范试点。做好万宁和琼海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东方全国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等示范试点工作。四是大力实施天然林、水源林、海防林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工程。编制好海南省生态建设规划。继续开展绿化宝岛大行动,抓好台风重灾区损毁林地的生态修复,力争新增植树造林15万亩。在琼海、万宁和三亚开展“退果还林”、“菠萝地造林”试点,建设海南国际花卉产业基地等一批示范项目,确保新增林下经济100万亩以上。
(九)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一是继续加大民生投入,不折不扣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大民生实事。二是落实促进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强化就业创业培训,帮扶就业困难人员,确保零就业家庭基本动态为零,确保新增城镇就业9万人。三是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四是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房3.63万套,完成棚户区改造3.29万户、农村危房改造1.3万户。五是扎实推进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新增20万吨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任务。六是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力争公办幼儿园实现乡镇全覆盖,投入6.5亿元全面推进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完成第三批国家级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继续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新增普通高中学位4000个。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好校长、好教师”引进和培养工程。加强高校基础能力和特色学科建设。全面启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全面落实《海南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并出台《海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海南省文化产业促进条例》,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拓展群众文体活动服务平台。完成省民族博物馆一期工程,推进省博物馆二期、省民族博物馆一期陈列展览工程建设,新建400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室。继续推进60个整村扶贫开发,确保8万人脱贫。完成民族地区农村出口路“最后一公里”建设,硬化水泥路面482公里。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00处,解决1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七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化社会管理机构改革,减少管理层级,将管理服务职能及资源向基层组织和城乡社区倾斜,提高管理效能。完善应急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快速反应和救援处置机制,建立海岛型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旅游市场、物价、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方面监督管理,建立透明、公正、严谨的运行机制。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建诚实守信环境。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回访和联系群众制度,畅通网络公众参与渠道,对群众信访实行一站式接访、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妥善处理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搞好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发挥宣传媒体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对广大群众的教育引导,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全省文明大行动,提高群众遵规守法诚信的文明素质。
(十)精心编制好“十三五” 发展规划。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谋划奠基之年,各市县各部门要把谋划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精心谋划、储备一批攸关海南发展全局、支撑海南五年乃至更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项目。在全面评估“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研究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7月底前完成“十三五”总体规划纲要框架性草案,11月底前依据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会同有关部门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经省政府同意后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编制“十三五”规划要做好三个环节工作。一是加强重大问题研究。谋划“十三五”时期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争取规划的发展布局和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列入国家发展规划,使我省在国家发展大格局中有位置,在大政策中有扶持,在大项目中有数量。千方百计将三亚新机场及三亚临空经济区、昌江核电二期、100万吨乙烯及炼油改扩建工程、三沙综合补给保障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研究建设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等重大工程和项目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二是科学设置目标指标。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目标,在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改善民生等方面,科学设置目标指标。三是加强规划衔接协调。积极做好我省规划与国家规划的衔接,要与我省相关领域、市县规划相衔接,使各类规划成为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
各位代表,做好2015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省上下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扎实工作、改革创新、实干攻坚,努力实现“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开局打下坚实的基础。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绿色崛起,为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努力奋斗!
附件1
2015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表
注:2015年生产总值绝对值、增速均按可比价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名义增速;2015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纳入11项政府性基金收入,表中增速为同口径增速。
2015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表
指 标 | 单位 | 2014年实际完成 | 2015年预期 | ||
绝对值 | 增速(%) | 绝对值 | 增速(%) | ||
1.全省生产总值 | 亿元 | 3500.72 | 8.5 | 3781 | 8.0 |
第一产业 | 亿元 | 809.64 | 4.8 | 857 | 6.0 |
第二产业 | 亿元 | 874.42 | 11.0 | 949 | 8.5 |
#工业 | 亿元 | 514.40 | 11.6 | 549 | 6.7 |
建筑业 | 亿元 | 361.22 | 10.1 | 400 | 11.4 |
第三产业 | 亿元 | 1816.66 | 8.7 | 1975 | 8.7 |
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亿元 | 555.3 | 15.4 | 636 | 10.0 |
3.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3039.46 | 13.2 | 3404 | 12.0 |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1090.93 | 12.2 | 1222 | 12.0 |
5.外贸进出口总额 | 亿元 | 974.99 | 4.3 | 1052 | 8.0 |
6.国内外游客总人数 | 万人次 | 4789.08 | 10.6 | 5268 | 10.0 |
旅游总收入 | 亿元 | 506.53 | 13.2 | 570 | 12.5 |
7.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7476 | 11.1 | 19049 | 9.0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24487 | 9.3 | 26568 | 8.5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9913 | 12.6 | 10904 | 10.0 |
8.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万人 | 10.1 | 9 |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2.25 | 4.0 | ||
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 | 102.4 | 104 | ||
10.新建城镇保障性住房 | 万套 | 3.58 | 3.63 | ||
11.人口自然增长率 | ‰ | 8.61 | 9以内 |
附件2
报告有关注解
1、“瘦身”、“提速”、“上网”:进一步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整合优化审批流程、全面推行网上审批。
2、“一照一章三证”: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刻章许可证及印章刻制。
3、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以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为前提,以改革居民用水计价方式为抓手,充分发挥阶梯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促进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015年底前,设市城市原则上要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具备实施条件的建制镇也要积极推进。
4、燃煤发电企业脱硫标杆上网电价:为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国家在经营期电价的基础上,对新建发电项目实行按区域或省平均成本统一定价的电价政策。目前我省为0.4778元/千瓦时(含税)。
5、“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一次申报”是指对依法需要报检报关货物,企业可在企业端一次性录入关检申报数据,分别完成报检和报关。“一次查验”是指关检双方依法需要对同一批货物按照各自职责共同进行查验、检验检疫作业。“一次放行”即“关检联网核放”,是指对于运抵监管场所的货物,关检双方分别发出核放信息,企业凭关检的核放信息办理货物提离手续。
6、“一带一路”:指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7、“一址多照、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是指同一住所可以作为多个市场主体的住所办理登记。“一照多址”企业在其住所地县(含县级市、区)域内增设不需要前置许可的经营场所,可以向所在地县工商登记机关申请备案。
8、“一刻钟便民消费圈”:要扩大居民服务消费,在大中城市打造生活服务业集聚区和15分钟便民服务圈,鼓励发展社区餐饮、沐浴、洗染、家电维修等生活服务业。
9、“多规衔接”:指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的相互融合,融合到一张可以明确边界线的市县域图上,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现有的这些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协调等突出问题。
报告有关注解
1、“瘦身”、“提速”、“上网”:进一步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整合优化审批流程、全面推行网上审批。
2、“一照一章三证”: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刻章许可证及印章刻制。
3、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以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为前提,以改革居民用水计价方式为抓手,充分发挥阶梯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促进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015年底前,设市城市原则上要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具备实施条件的建制镇也要积极推进。
4、燃煤发电企业脱硫标杆上网电价:为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国家在经营期电价的基础上,对新建发电项目实行按区域或省平均成本统一定价的电价政策。目前我省为0.4778元/千瓦时(含税)。
5、“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一次申报”是指对依法需要报检报关货物,企业可在企业端一次性录入关检申报数据,分别完成报检和报关。“一次查验”是指关检双方依法需要对同一批货物按照各自职责共同进行查验、检验检疫作业。“一次放行”即“关检联网核放”,是指对于运抵监管场所的货物,关检双方分别发出核放信息,企业凭关检的核放信息办理货物提离手续。
6、“一带一路”:指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7、“一址多照、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是指同一住所可以作为多个市场主体的住所办理登记。“一照多址”企业在其住所地县(含县级市、区)域内增设不需要前置许可的经营场所,可以向所在地县工商登记机关申请备案。
8、“一刻钟便民消费圈”:要扩大居民服务消费,在大中城市打造生活服务业集聚区和15分钟便民服务圈,鼓励发展社区餐饮、沐浴、洗染、家电维修等生活服务业。
9、“多规衔接”:指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的相互融合,融合到一张可以明确边界线的市县域图上,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现有的这些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协调等突出问题。
附件3